霜降节气养生——药食同源物推荐

发布时间:2016-10-24



霜降节气养生——药食同源物推荐

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气“霜降”,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。太阳位于黄经210°时为霜降,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。霜降是指初霜,含有天气渐冷、开始降霜的意思,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此时气温降至0度以下,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成白色结晶体,称为霜。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,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,不耐寒的植物将停止生长,呈现一片深秋景象,为欣赏枫叶的好时机。霜降时节,养生保健尤为重要,民间有谚语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。




为什么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?

  在炎热的夏日,人的胃口普遍较差,饮食相对清淡简单,两三个月下来,不少人都会瘦一些,加上经常食用冷饮解暑,人的脾胃也会变得虚弱。




秋后天气渐凉,人有了食欲,脾胃功能也逐渐恢复,及至秋冬交替的霜降时节,若进补得宜,不仅能补偿夏季的损耗,还有助于增强体质,帮助人们度过寒冷的冬天,也为新一年的健康生活打下坚实基础,因此自古以来,人们都非常重视“霜降进补”。




霜降“食补”较为宜

  中医养生学提出“四季五补”:春要升补、夏要清补、长夏要淡补、秋要平补、冬要温补。建议您“应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,如姜、葱、蒜、辣椒等,特别是辛辣火锅、烧烤食物要少吃,以防‘上火’,多吃苹果、石榴、葡萄、芒果、杨桃、柚子、柠檬、山楂等。”




此外,霜降时还适合吃柿子、栗子、萝卜、梨、洋葱等。有些地方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,认为:“霜降吃柿子,冬天不感冒”。柿子一般在霜降前后成熟,这时的柿子皮薄、肉鲜、味美,有清热润燥、养肺化痰、止渴生津、软坚、健脾、止血等功效,可以缓解大便干结、痔疮疼痛或出血、干咳、咽痛、高血压等病症。




山东有农谚说:处暑高粱,白露谷,霜降到了拔萝卜。萝卜有顺气、宽中、生津、解毒、消积滞、宽胸隔、化痰热、散癖血之功效,可治疗食积胀满、痰嗽失音、吐血蛆血、消渴、咽喉痒痛、痢疾和头痛等,也是霜降时的养生佳品。




“滋阴润燥”需防“湿”

  霜降节气虽已时至深秋,但“秋燥”并未完全消退。由于秋燥的存在,燥邪极易伤人津液,津液既耗,就会出现燥象,表现为口舌少津、大便干结、皮肤干燥甚至皲裂。“肺喜润而恶燥,肺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,就会出现鼻干咽燥、声音嘶哑、干咳少痰、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状。”养生专家表示,“霜降养生仍需把握‘滋阴润燥’的原则。”




元代医家忽思慧在《饮膳正要》中说,秋气燥,宜食麻润其燥。因此,霜降时节应多吃芝麻、蜂蜜、银耳、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,以及生梨、葡萄、香蕉等水分丰富、滋阴润肺的水果。此外,还要早睡早起,早睡能养阴,早起可培阳,以利舒肺,使机体津液充足、精力充沛。




这里还要提醒大家的是,秋季气候虽然干燥,但湿邪对人体的影响同样应当注意。此时,暑气余热未尽,阴气又较前加重,如遇秋雨天气,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,避免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。




“如果秋季脾伤于湿,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作种下病根。”因此秋季防湿也很关键,此时养生防湿主要应以祛湿化滞、和胃健脾的膳食为主。如莲子、薏米、冬瓜、莲藕、山药等。




药食同源药膳推荐:

1.     冰糖烤梨

配料:鸭梨2个。

做法:鸭梨洗干净,擦干。切开上部,挖出一个心,把核去掉,放入适量冰糖。盖上刚刚切下来的小帽子,拿牙签固定。把处理好的鸭梨表面裹上锡纸。烤箱预热,200℃,10分钟。把锡纸梨放入预热好的烤箱,建议温度不要太高,时间可以久一点。175℃,40分钟。

功效:梨味甘性凉、微酸,具有清热生津、润肺化痰的功效,可防治秋燥。

2.白果萝卜粥



配料:白果6粒,白萝卜100克,糯米100克,白糖50克。

做法:萝卜洗净切丝,放入热水焯熟备用。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,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,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。

功效:固肾补肺,止咳平喘。

3.板栗炖乌骨鸡




配料:鲜板栗10枚,乌骨鸡1只,生姜1块,精盐适量。做法:鲜板栗去壳取栗仁备用;乌骨鸡褪毛,去除内脏,洗净晾干;乌鸡、板栗仁同入砂罐中,加清水没过鸡与栗,放一块生姜入水中,加盖文火焖2小时。起锅加少量精盐,最好不要放味精,即可食用。

功效:乌鸡,甘平,入肺肾,滋阴益气,能双补肺肾。板栗,补肾强筋。

4.归参山药猪腰


配料:当归10克,党参10克,山药10克,猪腰500克,酱油、醋、姜丝、蒜末、香油各适量。

做法:将猪腰切开,剔去筋膜臊腺,洗净,放入铝锅内;将当归、党参、山药装入纱布袋内,扎紧口,放入铝锅内;在铝锅内加适量水,清炖至猪腰熟透,捞出猪腰,冷却后,切成薄片,放在盘子里;将酱油、醋、姜丝、蒜末、香油等与猪腰片拌匀即成。

功效:滋补肾阴,补血益气。


作者:dangban 文章来源:天津中心妇产科医院
收藏此文章到 收藏夹